城市晚报讯
说起档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上学时开始,每一段生活、学习、工作经历都会以填写表格的形式,填充到档案中,所以,可以说档案记录了人一生的轨迹。近年实行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之后,有些企业不需要求职者提供档案,使档案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如果真的把它弄丢了,会对日后调转升级、职称评审、养老金的领取、公务员入职手续的办理等有很大影响。对此,记者采访省人才市场负责人,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
档案以记录的形式默默跟随人们的一生,要想了解它究竟有哪些重要作用,首先就要知道档案里都有啥?
吉林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说:“按照国家规定,我们对每一份人事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按15个类别设立目录。档案中包含报到证、毕业生登记表、个人履历表、奖励、处分、任免、人事关系转移等15项内容。它记录了一个人个人成长、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展现家庭情况、专业情况、个人自然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人事档案是以单个人为单位的信息储存库。”
据了解,目前,省人才市场在库管理的档案约有10万份,其中,省内外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占总数的70%以上。
“这里面30%左右的档案属于‘僵尸’档案,档案委托人已经多年未缴纳委托管理费用。”工作人员说,“‘僵尸’档案中,有的委托人已经10多年没有关心过自己的档案。”
对于这些“僵尸”档案,人才交流机构会继续保管,但如果档案委托人需要使用档案时,不能立即提走,需要按照当年存档时的缴费标准进行补缴,管理费用补交完毕后才能正常使用。
调查>>
七成大学毕业生 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去哪了
“我们经常遇到有人来找档案,一些学生粗心大意,都工作多年了才想起找自己的档案。”省人才市场副总经理魏鸿军介绍,很多人平时不关心档案放在哪儿,等到用时,才临时想起来找,找到了还好,如果找不到影响是很大的。
对此,记者借着招聘会时机,对在读的100名大四毕业生和100名已经毕业多年的大学生进行了采访和调查,并做了简单统计。在读的大四毕业生们,80%以上的人不了解档案的重要性,65%的大学生不知道毕业后档案要怎么处理。大四的许亮同学说:“上学时档案由学校保管,毕业后档案该放哪里这个没想过,有啥作用真的不太清楚。”
调查中记者发现,约有70%的毕业多年的大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去哪儿了。在一家私企上班的赵女士说:“我的档案现在究竟在哪我也说不清楚,工作这么多年,社保、医保公司都按月给交,我觉得档案在哪、丢没丢对我没有多大影响吧!”
影响>>
档案丢失 对职称考试、核算退休金等有影响
那么,档案丢失会带来哪些影响?
魏鸿军说:“目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之后,有些企业不需要求职者提供档案,但在日后的工作中,比如:办理职称、转正定级、办理社保、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出具相关证明等,都以档案为依托,没有档案会使个人权益受到损害,相关业务办理不了。”
此外,如果档案丢失,对公务员上岗、职称考试、核算退休金等手续的办理有很大影响。
办理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说:“档案中有一项委托服务是人事关系转移,这个与公务员办理入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档案丢了就不能办理公务员入职。”工作人员说:“大学毕业档案没有到人才机构办理委托,将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如果过了办理转换的有效期,既办理不了人事档案,也就办理不了人事关系转移,换句话说,也就办不了公务员入职。”
办理人事档案必须是大学生毕业之后,持就业报到证按期到人事机构报到,确立代理关系,才能把学籍档案办理成人事档案。有效时限是按毕业时间计算满1年都可以办理,满1年之后可以办理转正定级,这样就确定了关系的转变,然后才能确定档案工资是多少额度,超过报到期也办理不了人事档案。
档案丢失除了对上述的情况有很大影响外,还对职称考试、核算退休金等业务有影响。
魏鸿军说:“如果把档案丢了,在办理退休的时候就可能遇到麻烦,因为社保机构是根据参保人员的档案中记载的出生日期来核算退休时间的。另外,单位评职称也需要档案,评不上职称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收入。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档案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建议:
大学生毕业前要对档案“走向”进行规划
档案对人们很重要,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更显得尤为重要。
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建议,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要重视自己档案的走向,按照相应规定,把档案存放到对应的人才机构,如果去外省工作,可以存放到外省人事机构,如果是在本省非公单位就业,可以把档案存放在省市区各级人事机构。避免档案想用时找不到,让档案从源头上做好归口性管理,抓住切身利益。
工作人员说:“如果个人的档案弄丢了,当事人可以尝试回到学校进行补办,但只能补办学籍档案中的成绩单,像入学登记表、毕业登记表等学校是不予补办的。补办的档案与原始建档的材料不同,都是加盖公章的存档复印件。如果遇到一些业务需要原件,那么当事人就可能办不了。”
补完学籍档案后,委托人可以将学籍档案放在人事机构托管,委托人可以每年定期补充工作经历等,逐渐积累到退休,补办的学籍档案,不影响退休核算,不影响报考职称考试。
答疑>>
1、有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如何保管?
答: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如果有接收单位的,且该单位或者其主管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毕业生档案由学校按毕业生《报到证》上署名的报到单位通过机要邮票的方式邮寄到接收单位人事部门。
如果毕业生的接收单位属于无人事管理权的单位(如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各类民营机构等),则该毕业生的档案需要通过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来接收。由学校将毕业生档案按《报到证》上署名的报到单位,通过机要邮票的方式邮寄到该单位所委托保管档案的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
2、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如何保管?
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应转入毕业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也可由原就读的高校免费保留。
如两年后仍未落实就业单位或未回学校办理档案迁转手续的,学校应将其档案转至其生源所在地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不想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准备出国的毕业生等,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档案放在省内任何一家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托管。
3、档案存人才交流机构可享哪些服务?
答:高校毕业生把档案存到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可以享受14项服务:
1、大中专毕业生正定级;2、身份认定;3、人事关系转移;4、行政工资关系转移;5、为统招大中专毕业生办理集体户籍落户、迁移、利用等相关事宜;6、管理党员组织关系;7、代办大中专毕业生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手续;8、代办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手续;9、出具研究生入学政审、律师执业考核等相关证明;10、代办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业务;11、提供岗位及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人才素质测评等培训;12、提供现场应聘、求职登记、人才推荐等就业服务;13、提供人事政策咨询、人事设计及人才规划等服务;14、提供与社会化人事管理相关的其它服务。
如果读者有与档案相关问题需要咨询,可以拨打省人才市场的咨询电话:0431—85611165、85611188。
来源:http://jl.sina.com.cn/news/1/2014-04-23/062979482.html?qq-pf-to=pcqq.c2c
2014/4/24